發(fā)表時間:2022-05-06 17:44:23 來源:醫(yī)學考試網(wǎng)
2022年全國醫(yī)師資格考試即將來臨,京師杏林醫(yī)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頻考點,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,更多精品網(wǎng)課、正版圖書、沖刺密押試題想要領取的朋友可以在登錄京師杏林醫(yī)學考試網(wǎng)領取。
感染性疾病
1.新生兒厭氧菌治療首選甲硝唑。
2.新生兒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治療首選萬古霉素。
3.幼兒急疹的病原是人類皰疹病毒6型。
4.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是柯薩奇病毒。
5.咽結合膜熱的病原是腺病毒。
6.麻疹:麻疹病毒感染,皮疹特點為紅色斑丘疹,自頭面一頸一軀千一四肢,發(fā)熱高峰期出疹。最常見的并發(fā)癥為肺炎。治療多為對癥治療,預防上主要提高免疫力,采取主動免疫、被動免疫,控制傳染源,切斷傳播途徑。
7.風疹:風疹病毒感染,皮疹特點為斑丘疹,疹間有正常皮膚;癥狀出現(xiàn)后1~2天出疹。
8.幼兒急疹:人皰疹病毒感染,紅色細小密集斑丘疹,高熱3~5天,熱退出疹。
9.猩紅熱:乙型溶血鏈球菌感染,皮膚密集大小針尖大小丘疹,全身皮膚均可受累,發(fā)熱1~2天出疹,出疹時高熱。
10.水痘:帶狀皰疹病毒感染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從紅色斑丘疹變?yōu)橥该魉?破潰后結痂,發(fā)熱1~2天時出疹。最常繼發(fā)皮膚感染,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。
11.手足口病:腸道病毒感染,口腔散發(fā)皰疹和潰瘍,手足臀出現(xiàn)斑丘疹和皰疹,星離心性分布,多于一周內痊愈,對癥治療為主。
12.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的病因:痢疾桿菌感染后,腸道吸收菌內毒素入血而致。
藥理學(一)
藥物效應動力學
1.不良反應:副作用;毒性反應;后遺效應;停藥反應;超敏反應;特異質反應。
2.藥物劑量與效應的關系:半數(shù)有效量;治療指數(shù)。
3.藥物與受體:激動藥;拮抗藥。明
藥物代謝動力學
1.藥物自用藥部位進人血液循環(huán)的過程稱為吸收。
2.影響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給藥途徑。
3.一級消除動力學的特點;①體內藥物按瞬時血藥濃度(或體內藥量)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,但單位時間內實際消除的藥量隨時間遞減;②藥物消除半衰期恒定,與劑量或藥物濃度無關;③絕大多數(shù)藥物都按一級動力學消除,這些藥物在體內經過5個tyn后,體內藥物可基本消除干凈;④每隔1個tr給藥-次,則體內藥量(或血藥濃度)可逐漸累積,經過5個tin后,消除速度和給藥速度相等,達到穩(wěn)態(tài)。
4.零級消除動力學特點:是藥物在體內以恒定的速率消除,即不論血漿藥物降低與否,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物量不變。
中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知識點
臟腑辨證(11)
1.心脾氣血虛證指脾氣虧虛,心血不足,以心悸、神疲、頭暈、食少、腹脹、便溏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虛弱證候。簡稱心脾兩虛證。
2.心腎不交,心脾氣虛的鑒別要點:兩者都有心悸、失眠的癥狀,但前者由心腎陰虛所致,可兼有腰酸、腰痛、耳鳴及虛熱的癥狀;而后者多由脾氣虧虛,心血不足所致,多伴有食少,腹脹,便瀟等。
3.肝火犯肺證指肝火熾盛,上逆犯肺, 肺失肅降,以胸脅灼痛、急躁、咳嗽痰黃或咳血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實熱證候。
4.肝胃不和證臨床表現(xiàn)為:胃脘、脅肋脹滿疼痛,走竄不定,噯氣,吞酸嘈雜,呃逆,不思飲食,情緒抑郁,善太息,或煩躁易怒,舌淡紅,苔薄黃,脈弦。
5.肝郁脾虛證指肝失疏泄,脾失健運,以脅脹作痛、情志抑郁、腹脹、便溏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證候,又稱肝郁脾虛證。
6.肝火犯肺證、肝胃不和證和肝郁脾虛證鑒別要點:肝火犯肺證、肝胃不和證和肝郁脾虛證三證均有胸脅脹痛,急躁易怒的表現(xiàn)。肝火犯肺多見胸脅灼痛,面紅目赤,口干口苦,伴有咳嗽陣作,痰黃黏稠;肝胃不和證、肝郁脾虛證多由肝郁氣滯引起,導致胃失和降、脾失健運,臨床可見噯氣,吞酸等胃失和降的表現(xiàn),或便溏、腹脹等脾失健運的表現(xiàn)。
7.心肺氣虛證指心肺兩臟氣虛,以咳喘、心悸、胸悶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虛弱證候。
8.心肺氣虛證臨床表現(xiàn)為:胸悶,咳嗽,氣短而喘,心悸,動則尤甚,吐痰清稀,神疲乏力,聲低懶言,自汗,面色淡白,舌淡苔白,或唇舌淡紫,脈弱或結或代。
9.脾肺氣虛證以咳嗽、氣喘、咳痰、食少、腹脹、便溏與氣虛癥狀共見為辦證的主要依據(jù)。
10.肺腎氣虛,攝納無權,是以久病咳喘、呼多吸少、動則尤甚等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虛弱證候。
中西醫(yī)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知識點
清熱藥(2)
1.連翹(清熱解毒藥):苦,微寒。歸肺、心、膽經。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。被稱為“瘡家圣藥”。
2.蒲公英(清熱解毒藥):苦、甘,寒。歸肝、胃經。清熱解毒,利濕通淋,消癰散結。治療乳癰之要藥。
3.大青葉(清熱解毒藥):苦、咸,大寒。歸心、肺、胃經。清熱解毒,涼血消斑。善解心胃二經實火熱毒,又入血分而能涼血消斑,氣血兩清。
4.魚腥草(清熱解毒藥):辛,微寒。歸肺經。清熱解毒,排膿利尿。治肺癰之要藥。
5.射干(清熱解毒藥):苦,寒。歸肺經。清熱解毒,祛痰利咽。
6.白頭翁(清熱解毒藥):苦,寒。歸大腸經。清熱解毒,涼血止痢。
7.板藍根(清熱解毒藥):苦,寒。歸心、胃經。清熱解毒,涼血利咽。
8.青黛(清熱解毒藥):咸,寒。歸肝、肺、胃經。清熱解毒,涼血散腫。難溶于水,一般作散劑沖服或人丸劑服用。
9.貫眾(清熱解毒藥):苦,微寒。有小毒。歸肝胃經。清熱解毒,止血,殺蟲。
10.土茯苓(清熱解毒藥):甘、淡,平。歸肝、胃經。解毒除濕,通利關節(jié)。
11.山豆根(清熱解毒藥):苦,寒。歸肺經。有毒。清熱解毒,利咽散腫。
12.白花蛇舌草(清熱解毒藥):微苦、甘,寒。人胃、大、小腸經。清熱利濕,解毒消癰。
鄉(xiāng)村全科執(zhí)業(yè)助理醫(yī)師知識點
考點:老年人健康管理
1.服務對象轄區(qū)內 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。轄區(qū)內常住居民,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。
2.根據(jù)總評分判斷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程度判斷依據(jù)是: 0~3分者為可自理; 4~8分者為輕度依賴; 9~18分者為中度依賴; 19分者為不能自理。
3.體格檢查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、 血壓、身高、體重、腰圍、皮膚、淺表淋巴結、心臟肺部、腹部等常規(guī)體格檢查,并對口腔、視力、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。
4.輔助檢查“血常規(guī)、尿常規(guī)、肝功能(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、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總膽紅素)腎功能(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)空腹血糖、血脂和心電圖檢測。
5.制訂隨訪計劃通過家庭訪視、電話隨訪、短信通知和門診隨訪等方式進行生活方式調整的隨訪。
6.考核指標老年人健康管理率=接受健康管理人數(shù)1年內轄區(qū)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數(shù)x100%健康體檢表完整率=抽查填寫完整的健康體檢表數(shù)/抽查的健康體檢表數(shù)x 100%
以上是京師杏林醫(yī)考小編為參加2022年全國醫(yī)師資格考試的考生精心挑選的一些常見的知識點(5.6),請大家一定要詳細查看,對大家的復習有很大的幫助,更多精品網(wǎng)課、正版圖書、沖刺密押試題想要領取的朋友可以登錄京師杏林醫(yī)學考試網(wǎng)領取。